Toh4006 《菩提墮犯發露悔除釋—菩提薩埵學處次第》

《菩提墮犯發露悔除釋—菩提薩埵學處次第》,為丹珠爾中兩部以詮釋《大寶積經》優波離請問品中佛為諸菩薩開示的對三十五佛發露悔除法為主題的論典之一。其作者歸屬勝敵阿闍黎(slob dpon dze tA r[i] dgra las rnam par rgyal ba / Jitāri, ca. 940-980),由尼婆羅(尼泊爾)班智達(bal po'i paṇḍita [Jayasena])與吐蕃恰譯師(chags lo tsA ba)共同譯為藏文。本論作爲經疏(mdo 'grel)呈現兩大特色:一是論中出現梵文文法分析,比如以梵文複合詞的離合釋及以梵文格助詞的解析法闡釋佛名與重要佛教術語等,這些釋義法不僅對應梵文文法規則,且其中一些與藏譯梵文文法典籍内容相呼應。其二,本論大量引用佛經文句來支持依對三十五佛作發露悔除這一大乘修習法的理由與功效,其中可明確溯源經題的就有七種。此皆對理解藏傳佛教釋經學以及優化佛教翻譯有極大助益。與丹珠爾中另一部作者歸屬龍樹阿闍黎,由寂護尊者與尼瓦天音譯師譯出的《菩提墮犯發露悔除釋》比較,龍樹釋對諸佛名號主要從教義層次(śāsana)進行闡釋,且其中出現的對三十五尊佛具體形象的鮮明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呈現祕咒儀軌之特點;而本論在對佛名與句義的闡釋中更有著力於語義層次(vyākaraṇa)的理解與汲取聖教量(āgamapramāna)的佐證。二論可謂各具特色,實爲開闡藏傳三十五佛法門之先河。西藏著名覺囊派祖師多羅那他(Tāranātha)在其《三蘊恆時悔除義略釋》(phung po gsum pa'i rgyun bshags kyi don cung zad bshad pa)中雖對此論作者歸屬勝敵論師存疑,但也有引用其中他所認許的釋義。

全文電子版下載

為兼顧不同讀者的偏好,我們提供了藏漢對照本(繁體)、藏漢對照本(簡體),兩種線上版本供您下載。

 

線上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