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h1164《五如來讚》

本文的作者佚名,但其譯者是西藏後弘期極負盛名的天竺班智達蓮源鎧(Padmākaravarma)以及作為為新舊弘期作劃界式的藏族大譯師寶賢。

五如來,也可以稱為:五佛、五方佛、五部佛、五族佛或如來等等。

如來,或佛,在原始和部派佛教中,也就是說在小乘佛教中,多被用以表示或指代一位由凡人而成為覺悟者,一位活生生的聖人。當然,這樣的聖人是會善逝的、涅槃的、永遠地離開我們的。在小乘佛教中,教義往往局限於某個特定的人的解脫,或一小眾人的解脫,或最多,是這個世界中所有有緣的人的解脫。所以,那種教法中的佛,首先就是一個人。

隨著大乘佛教以「救度一切有情」而爭取無上覺悟為目的,上面說到的局限被全部打破。大乘關於解脫的空性教法從主要針對補特伽羅我轉向廣泛地針對一切法我。大乘關於救世實踐的修行道的描述也不再設限地拓展到關於適應所有眾生修行之道。如是者在「一個也不能少地把所有眾生都救度出輪迴」的弘大願景下,也就自然地,關於情、器兩種世間中的時間和空間等法都向著無邊、無垠的方向解除了所有束縛和局限。這時我們在大乘經典中看到的如來、佛不再局限於迦葉、釋迦、彌勒的最簡單三世。阿彌陀、藥師、獅吼、三十五、八十八及至無量無邊三世諸佛開始在大乘經典中被廣泛提及。然而,這種對如來、佛的說法似乎依然是「人身」佛的複製式發展,依然是隨順著世俗時、空思維的視野局限。

隨著五如來、五佛、五部佛等的表述出現。大乘佛教對佛陀的表述和指代向著相對抽象的和智慧型的方向轉化。譬如本作品提到的五位佛陀,代表的五種智慧、自帶的五種顏色、出示的五種手印、以及為其拱托法座的五種瑞獸等等,不斷地提示著在佛陀的智慧與事業中存在的同一主體展示的不同「側面」的既有差異又實質統一的特徵。這種不再「凡人之想」的對終極目標的描述,以一種開始「遠離凡俗」「接近神聖」的方式鋪開。

這類表述特徵後來在金剛乘佛教中被展開為對應五音(種子字)、五佛母、五蓋、五蘊、五蘊中又各開五種、五塵、五根、五種意根、四界、四界又各開五種、五方等等,幾乎能把這個世界作五分法的事,都可以和五如來作出對應。而這一切正好為在金剛乘實踐「這個世間的一切外相,其本質都是覺悟」的極不共修法提供了準備。也就是說,從這樣一個簡單的五如來讚,我們可以看到它承繼了佛教最原始的解脫理論以及初中期大乘佛教發展的成果,同時,我們又可以以此為開端,向未來眺望最弘大、最深細、也是令凡夫最不可思議的金剛乘將如何完美地展開。

全文電子版下載

為兼顧不同讀者的偏好,我們提供了藏漢對照本(繁體)、藏漢對照本(簡體),兩種線上版本供您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