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節的供養|《聖三歸依大乘經》贊頌影片
2021 年 1 月 20 日
《丹珠爾》講座|《心經》中的甚深見和廣大行
2021 年 5 月 30 日

為利眾生而懺悔|欽哲仁波切談三十五佛懺修持的意義

【圓滿法藏 · 佛典漢譯計畫】很榮幸能與資深譯者陳智音老師合作,于去年公告完成了計畫的第一部《丹珠爾》論典 —《菩提墮犯發露悔除釋》。根據記載,這部解釋三十五佛名號的印度論典是龍樹菩薩所著,之後由寂護大師傳譯至藏地。

譯者陳智音老師說:「龍樹菩薩的注釋,對於佛名的解釋非常詳盡,幫我們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提綱,讓我們理解整個三十五佛懺《聖三蘊經》的架構及殊勝處,以及經文包含了那些重要的內容。」

【欽哲仁波切談三十五佛懺修持的意義】

【三十五佛名禮懺文讚頌】

音頻下載:

經文下載:


【圓滿法藏 · 佛典漢譯計畫】特別祈請宗薩欽哲仁波切為我們開示修持三十五佛懺的意義。以下是仁波切的開示全文:

《聖三蘊經》(三十五佛懺),藏文是Jangchup sempa’i tungwa shagpa。

因為不完美,所以修行


在所有的修行、戒律,或法道中,都有所謂的行為規範、戒律,或者也可以說是道德準則,這些基本上就是你可以做和不能做的事。我想有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人們必須知道的,首先,除了遵守這些準則和戒律之外,並沒有其他可以稱為修行的方法。

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尤其是對初學者而言,如果你是初學者,你一定會違反,違背和破壞這些戒律。因為基本上,特別在剛開始時,你還不完美。正是由於你的不完美,所以你修行。你不可能先很完美地持守戒律,遵守道德規範後,再來修行。畢竟,如果你在所有戒律上都做得很完美,那就沒有其他還需要持守的修行了。

這是指,所謂違反規則這件事,若是直接了當地來說,違反戒律、打破規則,而同時又以佛法經典中提到的各種不同方法來修復、彌補、恢復這些部分,這個過程就是一種最基本的佛法修行。所有修持法門都認同這一點,無論是在經部,或聲聞乘、大乘、緣覺乘中都同樣如此。

戒律的本質是空性

我們還必須明白一件很基本的事,每個宗教中都有各自所謂的行為準則,以及懺悔、修復、補救、修正的概念。但我們必須瞭解一件重要的事,在佛教中,尤其是大乘佛教中,所謂的戒律,或是違犯、毀壞戒律,又或是那些在守戒或遵循道德規範的人,以及那些有時會打破戒律的人,這一切在本質上都離不開緣起。因此,戒律的精髓或本質,以及持守戒律的人全都是「空性」,這一點是一切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就能談、甚至能用似乎非常宗教化的詞語,像是「懺悔」之類的詞。因此我認為,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瞭解到,儘管「懺悔」這類詞彙可能與許多其他宗教所用的詞非常相似,但從本質上來說,佛教中所談的「懺悔」是非常不同的。

修行的動機在菩提心

此外,當然這也與動機有關。在這裡所說的動機,並不是要承認、彌補自己的過失,好讓你自己變得純淨而自我滿足,或讓你可以從壞名單移到好名單裡,與這些真的完全無關,尤其在大乘佛教中更是如此。記得嗎?在大乘佛教中,修行的本質在於菩提心,而菩提心真正的意義是要利益眾生。

修行目的不在證悟,在利益眾生

談到幫助眾生時,我們說的不是要為他們提供食物和住所。我們所說的是要喚醒他們。更確切地說,對大乘佛教徒而言,目標根本不在於證悟。證悟從來都不是目標。證悟或成佛,其實只是一種工具。

那麼大乘修行者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大乘修行者主要目的是要利益眾生。這才是真正的目標,真正的目的。為了使眾生證悟、讓他們覺醒,我們必須設法讓自己具備各種相關的工具或配備,好能達到這個目的。如果有個人真的成佛了,這毫無疑問會是個強大的工具,因為他會變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就能利益很多人。因此,你也能以這樣的精神和動機,來做懺悔或清淨罪障的修持。對於懺悔或清淨罪障該抱持的態度,其實並不在於修正自己的過失。這真的不是主要的目標,雖然,你可以說懺悔或清淨可能有暫時的附加價值,但真正的目標是要讓眾生覺醒。

不斷地淨化業力

就像我先前所說的,大乘佛教裡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可以重建、修復我們違犯的戒律、承諾與誓言。正如之前提到的,尤其以初學者而言,會反復不斷地,打破誓言、犯錯、傷害他人,偏離佛陀的教言、偏離我們的真正目標。這些顯然都會一再發生、一再重演。因此我要再次強調,年輕的菩薩們永遠都不要以為自己能夠只花幾天工夫,或是能從一開始就很好地持守所有的戒律與承諾。

那麼,既然我們現在知道了,我們幾乎時時刻刻都會破壞規定、違反原則,或做錯事情,我們該怎麼辦?承認和坦白我們所有的過錯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犯下的錯。我們可能只會注意到一些讓自己感到內疚的明確過失,但99.99%的時間我們根本不曉得,自己其實正在以某種方式傷害或誤導他人。此外,我們過去曾做過的事都還歷歷在目,將來我們也還會犯下更多的錯。現在,我們該拿這些怎麼辦?

這正是為什麼,過去的偉大菩薩們不斷地讚頌、宣揚和修習這部《三十五佛懺》。這不是我們憑空捏造的,在許多大乘佛經中,佛陀自己曾親口宣說過,菩薩能因為每天讀誦此經一次,而淨化許多業力、業債,與業力的包袱,而這些基本上就是我們各種負面且不善的念頭行為所種下的印記,這不只限於這一世,而是包含了多生多世,過去、現在和未來所累積的印記。

在這個時代,我們有很多人基於熱切的渴望和非常好的發心,而領受了菩薩戒。特別是有些人還進入了密乘道,而那基本上也是大乘道,因為如果沒有大乘的菩薩道,也就沒有金剛乘之道。因此,對這所有的人,我要呼籲並懇請你們真的做這個修持,若是辦得到的話,請每天都做。如果沒辦法,至少也要盡可能地作。同時,對於那些不僅只是想認識這部經,也希望能真正瞭解這部經文意涵的人,《菩提墮犯發露悔除釋》也有中英文的譯本。因此,為了你自己、為了幫助他人,請仔細研讀這部《菩提墮犯發露悔除釋》。

評論已關閉